疾病索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互动交流 > Z

职业性肿瘤

时间:2018-01-30     来源: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职业性肿瘤


概念
    职业性肿瘤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接触致癌因素所引起的肿瘤。
    职业性肿瘤多见于皮肤、呼吸道及膀胱,也可见于肝脏及血液系统。一般潜伏期较长,发病年龄较晚。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与一般肿瘤没有多大差别,但要确定其病因与职业因素有关,并非易事。因此,各国立法公认的职业肿瘤较少。

病因
    职业肿瘤的病因必须是已经确定的职业性的人致癌因素,国际公认者现已有20多种,其物理及化学的性质并无一致性,然而可以归并为下列类别:
    (一)物理性因素 如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等,阳光中的紫外线易致白种人患皮肤癌,野外工作者可能有较多接触。近年对低频电磁场的致癌性的调研较多,但尚未有结论。视屏终端的射线已经因改进构造而被消除,不致于有致癌性危害。
    (二)直接作用烷化剂 这类化学物不需经过代谢活化,直接能与DNA链上的碱基作用,使之烷化(主要为甲基化),形成共价结合,改变了遗传密码,诱发突变,可引起肿瘤启动、恶变等一系列病变。其代表化学物为二氯甲醚和芥子气,有很强的引发肺癌及其他呼吸道癌的作用。最近环氧乙烷及乙醛也被肯定为人致癌物。
    (三)间接作用烷化剂 这类化学物必须经过体内的代谢活化,转变成亲电子剂,才能引起DNA的烷化作用。致癌物在各个器官以及组织细胞中的不同分布、活化、和靶分子的交互作用的差别,是决定致癌作用结果、发癌器官及癌细胞性质的主要因素。现已知晓的致癌物大多属此类型,在职业接触中较常遇者如下:①焦油、沥青及含碳物不完全燃烧烟气中的稠环芳烃(PAH),其代表为苯并(a)芘及3-甲基胆蒽;②苯;③以联苯胺为代表的芳胺类;④以氯乙烯为代表的卤代烃类。
    (四)金属和类金属致癌物 无机砷化物、不溶或难溶性的炼铬余渣、镍化物、铍和铍化合物、镉和镉化合物已被肯定为人致癌物。金属和类金属的致癌作用的机理尚未详,已知部份作用可能是干扰了DNA复制酶,影响到DNA复制时的恒定性,从而引起细胞恶变。
    (五)石棉及人造矿质纤维 石棉为肯定的致人肺癌及弥漫性间皮瘤的危险物质,与吸烟有很剧烈的交互增强作用,唯其潜隐期很长,在国内尚未引起足够的警觉。近年发现与天然石棉有着相似粗细和长短的人造矿物纤维,也有类似的危害。石棉的致癌机理过去持固态致癌物阻断接触抑制的说法,现今已深入研究到石棉类物质可以通过刺激细胞炎症性反应及促进细胞恶变因子(TGF)等干扰细胞激素(Cyto-kines)的机制。但尚未有较系统的全面概括的意见。
    (六)致癌因素未明的工种 通过流行病学调研,以肯定一些有肿瘤高发的工种,如硬木家具木工的鼻腔癌、皮革及修靴工高发鼻腔癌;橡胶硫化工种高发肺及膀胱癌等。这些肿瘤很罕见,我国尚未有报道,今后需注意调研。
    (七)其他 在职业肿瘤问题中,目前尚有许多情况了解不够,如职业性促癌物、协同致癌物接触的健康后果,及间接作用的工作有关肿瘤等。
    以往的肿瘤发生学说将环境性外因与遗传性内因对立,互不相容地看待,现今则已着重认为,肿瘤是个人生活方式所引起的环境致癌物,包括职业因素的接触,长时期作用于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而致后果。外因和内因各有其互相联系着的作用方面。职工除职业接触之外,被遗传背景所决定的酶多态,生活方式、个人嗜好(如吸烟、酗酒等)都有重要的交互作用。许多职业肿瘤并非是某一个单因素所致,如云南个旧锡矿工的肺癌高发,就可能是矿尘中的砷、吸烟、矿下的氡子体、矽尘、空气中的稠环芳烃与砷污染等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其他因素也有份,必须看到起着首要作用的仍是砷。


常见分类
    2002 年4月,我国政府将8种职业性肿瘤列为法定职业病。其名单为: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工人肺癌;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临床表现
    职业肿瘤的临床表现与一般肿瘤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可能有:①职业肿瘤一般在开始接触职业性致癌因素后5-15年发病,比普通肿瘤略早;②有些职业肿瘤为强致癌因素所引起,其恶性程度较高,例如二氯甲醚肺癌以未分化细胞为主,石棉常引起弥漫性间皮瘤;③某些职业肿瘤有多发倾向,是致癌因素在体内广泛作用的表现,如砷可致皮肤癌和肺癌,若经口服则可引发肝血管肉瘤;氯乙烯可引发肝血管肉瘤、肝癌、脑瘤、肺及造血系统肿瘤,但因对人的致癌性较对动物弱,后一些肿瘤甚为罕见;④有些职业肿瘤常为多发性或易复发,如砷性皮肤癌,及白种人的芳胺膀胱癌。

治疗
    职业性肿瘤的治疗跟普通肿瘤的治疗方法一样。
    随着对肿瘤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更由于肿瘤局部治疗方法的停滞不前,恶性肿瘤逐渐地被看成为一种全身性疾病。由此而来,肿瘤治疗观念便发生了明显的转向,肿瘤综合治疗观应运而生。
纵观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历史发展与衍变,不难看出,肿瘤外科学、肿瘤放射治疗学、肿瘤化学治疗学构成了现代肿瘤治疗学的三大支柱。.三种手段互有特点,互为补充。
    从治疗效应看,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都为局部治疗的方法。因此,肿瘤外科学家和放射肿瘤学家对肿瘤概念结构认识极为相似,两者都认为恶性肿瘤发生在局部,侵犯周围组织、经淋巴管、血管或通过自然腔隙转移他处。这样,治疗的重点自然放在局部上,也即是控制局部生长和局部扩散特别是淋巴结的转移上。药物治疗属于全身效应的方法。因此肿瘤化学治疗专家除了重视局部肿瘤外,更多地把着眼点放在恶性肿瘤的扩散和转移上。他们对于肿瘤治疗的观点为细胞指数杀灭的观点,故强调了多疗程、足剂量的用药方法,以期能彻底杀灭绝大部分的肿瘤细胞。从各种肿瘤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治疗方法的优点与缺点。作为一名肿瘤专科医生,对这些长处与不足应该而且必须心中有数。自然地,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在单一方法不能达到治愈肿瘤的情况下,应联合使用不同方法以弥补各自的不足。从解剖的角度看,治疗原发部位的肿瘤以外科手术和病灶放射方法最好,然而,全身化疗却有可能消灭镜下转移灶。另一方面,治疗方法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外科切除大块病灶之后,他处的残余肿瘤受到刺激增殖而可能对随后的化疗更为敏感;化疗可能有放疗增敏作用;激素治疗则由于其不依赖细胞的增殖而能补充化疗不足。充分地考虑到这些方方面面,我们才有可能制订出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案。
    肿瘤治疗历经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近年,众多学者又提出肿瘤综合治疗的概念。所谓肿瘤综合治疗是指: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可以说,肿瘤治疗学研究显示出多学科的合作与补充,肿瘤的治疗也已进入综合治疗的时代。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根本思想是系统论中各组分相加的和大于各组分的代数和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组分,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依照不同病例特点,进行有机组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人们在综合治疗癌瘤时,大多先切除原发病灶,再辅以化疗,这不仅有利于病情分期,同时又可防止那些对化疗不敏感肿瘤手术切除的时机。但对睾丸、肛门、喉咽等部位的肿瘤,人们尝试做过术前化疗,显示出化疗的效果。辅助化疗是指在采取有效的局部治疗后,针对微转移癌灶,为防止复发转移而进行的化疗。
  从肿瘤的综合治疗可以看出,综合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手段,依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具体病例,制订相应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最终达到最佳综合疗效。


预防
    职业肿瘤的最有效对策为预防,其主要手段为:识别、鉴定、严格控制与管理职业性致癌因素,对接触者作定期医学监护,筛检高危人群,并通过制订法规保证其实施。
    确定为可疑致癌性的职业因素,必须要有严格的人群流行病学调研和长期动物实验资料,并经权威机构组织的专家会议评审,肯定为人的致癌因素。集簇发病,特别是罕见病例的频发是重要的线索,临床医师在这方面有过重大的贡献。短期遗传毒理测试仅可提供线索或作初筛,不能单独地据此作出对人致癌与否的评判。
    已经肯定的人职业性致癌因素,还要作定量危害的评定,推测其对社会与人群的危害数量,以作利弊权衡,决定对策。首先采取代用品彻底消除该致癌因素,如不生产和使用联苯胺;但是如铬、镍、镉、铍等有用的金属的提炼与应用,不可能取消者,则应予严格控制条件下生产。或双管齐下,取消其大部份,严格控制无法取代的一小部份,如发达国家已基本不用石棉,而代之以矿化棉及各种塑制材料。
    生产环境中的致癌性职业因素应有定期监测,使其浓度或强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阈限以下,并尽最大可能使之降低到最小数量。
    肿瘤有明显的种族、家族与个体差异性,部份是由于遗传决定的代谢活化/解毒酶系的多态性,与国外比较我国人群肝癌高发而膀胱癌低发,前者可能与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缺陷(或低下)有关,后者可能与氮-乙酰化酶(NAT)的慢型比例高有关。就业前体检筛出多态缺陷型易感者,避免接触,是当前可推行的一项医疗监护措施。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治疗等二级预防是已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应明确订作为职业性致癌因素接触者的预防制度。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081号

Baidu
map